如何做好特殊时期课程自主建设?北京十二中党委书记王自勇有建议 | 杏坛回音

来源:北京十二中发布时间:2020-02-25
  当前,我们每个人都被卷入了这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在这个特殊时期,学校既要保障“停课不停学”,又要在不上新课、不统一组织线上集中学习的前提下,应该如何做好课程自主建设呢?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明确指出:普通高中课程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笔者认为,当下正是教育工作者深化“六位一体”课程自主创新的极佳契机。

01引导学生胸怀家国天下

  “胸怀家国天下”应该作为延期开学期间的课程主要目标。我们要引导学生将自身成长置于国家的灾难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以一种家国天下情怀,思考青年的时代担当与责任,什么才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以实际行动表达爱国热情和感恩情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作出部署,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专门就疫情防控工作作出指示,党和国家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彰显出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担当。全国19省市对口支援湖北,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建成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和方舱医院,彰显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论是在湖北武汉还是在全国各地,都涌现出许许多多动人故事。从前赴后继逆行的白衣天使,到钟南山、李兰娟院士等守护生命的科学家,再到无数挺身而出的志愿者、快递小哥、保安保洁、公交司机等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抗役”战线的普通人,他们都是人民英雄。体现出中国人民上下同心、同舟共济的品质。

  中国第一时间向世卫组织提供病毒样本,体现出世界大国风范。以比尔盖茨基金会、日本汉语教学考试机构HSK事务局等多国组织和人士纷纷伸出援手,世卫组织联合我国专家科研攻关,体现出“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大爱无疆。

  这些都是最丰富的社会课程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人类命运共同体,培育学生的仁德爱心。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作好防疫、感恩他人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崇尚科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自觉担负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理想信念、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来势汹汹的病毒是对人性的一次大考。面对疫情有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向前者,有加班加点生产劳动保障者,有志愿服务、捐款捐物者,当然也有退缩者也有出逃者,有造谣生事者也有谩骂诽谤者。教师应以此为借鉴引导学生提高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明辨能力,明晰社会普遍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



02优化五育并举课程供给

  延期开学期间应该创造性地设计学科拓展、家国情怀、生命教育、劳动教育、身心健康、经典阅读、艺术欣赏等“五育并举”的课程群。

  学科课程学习重心放在知识拓展和贯通上,突出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融通,注重专题研究、知识建构、规律梳理和思维发展。

  家国情怀已经沉淀为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

  生命教育重点关注珍惜生命、学会生存、热爱生活。把生命与安全、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养成、生命与学业、生命与职业、生命与人生等方面结合起来。

  学生居家通过自理劳动、家务劳动以及蕴含在各个学科中的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精神的学习,丰富劳动情感、享受劳动乐趣、感悟劳动价值。

  通过病毒知识及防控指南学习,心理调适及体育锻炼,树立学生明确的生活目标,宽以待人,悦纳自己,合理营养,坚持运动,保持身心及对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通过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用艺术的形式作品表现生活,表达爱国,宣传事迹,传播正能量。通过广泛阅读经典,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悟理明事,滋养生命健康成长。

  课程供给要做到:从每个班的课程到适合每个人的课程,体现课程的多样化和选择性,从直接经验的课程到间接经验的课程,体现课程的情境化、发展性,从分学科的课程到纵横向联系的课程,体现课程的结构化、融通性,从阶段目标的课程到终身发展的课程,体现课程的个性化、未来性。

03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

  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周密计划。强化目标管理、计划管理、时间管理和执行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自我管理能力。
  
  引导师生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当下主要是将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进行有效融合,指导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单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

  指导学生善于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情境”即“问题情境”,包括“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生活实践情境”与日常生活以及生产实践密切相关,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能力。“学习探索情境”源于真实的研究过程或实际的探索过程,涵盖学习探索与科学探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问题。善于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可以促使自我主动思考,培养创新与批判性思维,善于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

  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变。“浅层学习”的认知水平停留在识记和理解两个层面上,“深度学习”的认知水平表现为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四个层面,深度学习的特点有三:理解与批判;联系与构建;迁移与应用。

  积极探索有效的评价机制。现阶段主要以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为主。学生除完成必要的学科作业外,学生的课程学习成果以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制作的各类作品等形式显现。这些学习成果也可以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证性材料。此外,通过学生自评与互评,家长及教师的他评对学生进行“成长综合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延展阅读
 
“六位一体”

自2007年开始北京市教委以课程自主创新为核心,围绕“课程目标自主、课程结构自主、课程内容自主、课程实施自主、学生选择自主和课程评价自主”,已经形成了“六位一体,整体创新”的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