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人民政协报采访全国政协委员李有毅:家校社共育“未来的他”

来源:北京十二中发布时间:2019-03-06
\
  “2035-2050年,我们国家正处中国梦实现的关键期,我们的孩子将参与其中,而我们在座的大部分人则将进入老年。什么样的一代来支撑我们国家的未来,又是谁在服务我们的老年?”2019年1月22日,北京市第十二中学的首场“家长夜校”座无虚席,面对讲台上专家的追问,500多位家长陷入沉思。

家长夜校的第一课:
  专家讲座之前,是一位军人家长黄河清博士的分享,繁忙的工作之余,黄博士尽可能陪伴着儿子走进博物馆、走进大自然。“如果在路上,孩子蹲下身子看蚂蚁,我和孩子妈妈绝不催促,而是蹲下来,陪伴他一起细细地观察。就在这样的点滴陪伴中,儿子对科学探索的热情被激发。”专家的追问和家长代表日常生活细节的分享显然触动了家长们,深夜,多位家长在朋友圈中发出喟叹,“今天有机会重返课堂,教育孩子前确实需要先接受教育。”“提升自己,引领孩子。黄爸爸的发言,让我深深感受到,有引导地陪伴助力孩子有理想;有尊重的空间助力孩子的广阔天空;提升自己才可以更好地引领孩子成长。而专家的讲座,让我意识到,如何面对选择,如何做一个有担当会合作能协商的社会人——成就2035、2050,未来的他。”据介绍,记者见证的这次活动是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家校社共育咨询室中的一个品牌活动——家长夜校的第一课。

  而在此之前,全国政协委员李有毅校长率领的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教育集团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家校社共育咨询室”。2018年11月29日下午,来自教育部、北京市和各方面的专家见证了“家校社共育咨询室”的启动仪式,而来自媒体、高校、社区代表等各界人士则受邀成为这个咨询室的首批咨询专家。李委员介绍,“北京十二中家校社共育咨询室的定位是:服务学校、帮助学生、支持家庭和影响社会。而围绕这个目标,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主体、社会教育为依托,家校社共育咨询室正给集团内各校区家校社共育工作提供支撑。”

  如今,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系列特色活动,给家长们带来实实在在的支持支撑。比如,在学校的倡导和推动下,北京市第十二中学的家长们还组织起来,带着孩子一起关爱孤儿,到公园捡拾垃圾,“这样的公益性实践让孩子们看到家长身体力行的社会关爱,小伙伴之间,也多了很多互动体验”。

  2019年新年一过,家校社共育咨询室再次推出系列活动——优质家长工作坊,工作坊目标明确写着,将协助父母有效处理亲子冲突;改善父母对子女的管教态度和管教方式等。并且提出要求,家长必须连续5次参与,中途不可以退出。工作坊活动刚一推出,半小时之后便名额爆满。据介绍,之前心理咨询教师是一对一的,也多是面向学生的,而这样的工作坊设计,则让教师和遇到共同问题的家长群体站在了一起,大家分享经验,共同面对孩子们的青春期叛逆。

  李有毅介绍家校社咨询室成立的初衷,“我一直在思考‘家校社共育’。习总书记在全教会上明确要求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四方共育,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如果能很好地利用家长的资源或争取家长有效配合和智慧参与,教育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同一所学校的孩子基本都生活在同一个社区,整合社区的力量助力教育非常重要,之前,往往会出现课堂上讲的道理,孩子们发现到社会上似乎有冲突。而“家校社共育”可以让学生客观感受到社会的多面性,比如负面的、阳光的,让孩子具备客观分析社会的能力,也可以解决家长关于“孩子到底在学校学些什么”的疑惑,更可以回答学生“学了这些有什么用”的迷惑,还能帮助学校开门办学,融汇当下各方资源,给学生成长提供支持。

  “当今社会,互联网极其发达,智能时代也已来临,孩子们不通过老师即能获得丰富的知识,那他们获取的是什么样的信息,得到的是什么样的知识,仅靠老师们很难驾驭,这就需要家长和社区、更多的社会成员担起责任,与学校拧成一股绳。”李有毅说。正是看到家校配合的重要性,在原有的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长委员会的基础上,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教育集团成立了由教育领域专家、拥有特长的老师或专长的家长组成的“家校社共育咨询室”———“有些家长课后寻求咨询,接受心理专家的疏导,后期反馈自己解决了的教育难题。专家引领、家长互动,大家一起探索一起成长,非常有价值。”

  家校社共育,增进了家长和家长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但其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老师,基于此,李有毅认为,提升教师素养、加强师德教育、增强教师的主导能力是家校社共育中的重中之重。而恰在李有毅和团队开始探索时,北京市教委也成立了一个学校德育研究会,令李有毅欣慰的是,这个研究会不再将学段割裂,而是完全以孩子成长为核心,定位为集大学、中学、小学、幼教一体化的德育研究,为此,李有毅率北京市第十二中学积极参与其中。

  此次两会,李有毅带来一件提案,关注人格教育。提案中李有毅强调,全面深入地施行人格教育,一方面依靠国家的顶层设计和政策保障,另一方面需要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需要大家的专业共识、行动策略与持续创新。

(文章转自人民政协报    记者 贺春兰、郝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