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子剪刀齐上阵,这堂开放性科学实践课让学生大开眼界

来源:北京十二中发布时间:2018-04-17
火箭是怎么发射升空的?

又是怎么回收的?

  无人机是怎么工作的?

在我们生活中究竟有什么作用?
 

带着这些疑问,北京十二中南站校区开展了一项特殊又有趣的科技实践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了解航天知识和最新无人机的黑科技,学习火箭飞行的基本原理,激发同学们的探索精神,培养创新能力。
 

\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同学们是怎么在玩中获得知识?在实践中掌握科学的吧!

 

这次科技实践活动是南站校区本学期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内容,课程分为两个内容:“穿越星际之模拟火箭发射”和“苍穹之眼四旋翼飞机创新实践”。

\

 

2018年4月9日下午,北京市教委“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优质资源单位“未来星空科学俱乐部”来到学校,为同学们带来一节生动的航天科技课程。首先,讲师为同学们讲解了火箭的前生今世,带领同学一起研究火箭的结构,学习反冲原理,让同学们了解火箭升空与回收的原理。接着讲师带领着同学们一起动手,通过实践亲自制作火箭模型,一个圆筒、几根绳子、一把剪刀,在同学们手中,最简单的物料变成了一个个小火箭。火箭做好了,同学们都兴奋地来到操场上,随着老师一声“发射”令下,同学们做的火箭发射升空,不一会儿,降落伞打开了,发射成功,同学们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大声欢呼。

\

 

授课老师说:“别看这枚小火箭只是个模型,它可具备了火箭所有的功能。火箭由头锥、筒体和尾翼组成。而火箭的形状之所以是流线型,是因为可以减少空气阻力,飞得更快更高。”

\

 

通过这次发射火箭活动,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火箭发射的反冲原理以及火箭和飞机飞行原理的异同,了解了火箭回收技术,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科技的梦想。

\

 

体验完了火箭发射,讲师又给同学们讲解了“苍穹之眼四旋翼飞机创新实践”课程,介绍了无人机的种类、用途、零部件等知识,以及无人机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同学们感受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课堂中通过动手制作扑翼机带领学生们学习伯努利原理,了解了无人机的构造。

 

有趣的课程结束了,同学们都恋恋不舍。本学期的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们学习航天知识,近距离感受无人机的魅力,在科普教育获得知识的同时,让孩子树立热爱科学,探索科技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们不出校门,就能接触专业的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小编相信,每个童鞋都能在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中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