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二京外实践教育活动纪实报道三】5月13日各支分队活动

来源:北京十二中发布时间:2017-05-16
  高二年级5支分队在5月13日完成了第三天的实践活动,精彩继续,让我们一起跟随他们的足迹来感受一下吧。

河南分队实践课程实录

访伽蓝沐浴佛文化 登明堂再现瞾传奇

 

     带队教师:阮守华(领队)  刘刚  田祥彪  高嘉敏  李婷婷

     参与班级:高二(1)班 高二(7)班

     实践地点:河南

 

踏着晨曦,迎着朝阳,活力四射的一行人开始了第三天的河南之旅。上午,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久闻其名的洛阳,有幸亲眼目睹了在高一历史书上出现的,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刹"的白马寺,用心感悟那历史积淀下一朵盛开的纯净之莲。下午,我们参观了国内佛教三大石窟之首的龙门石窟,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伴着晚风,我们在雄浑壮丽的隋唐洛阳城结束了今天的旅程。

1. 白马寺: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上午来到了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这座古刹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相传汉明帝刘庄一梦华胥于虚幻之中见一金身佛绕殿三周,梦醒后明帝问史官此梦何解,史官向明帝讲述史书记载的西方释迦摩尼,推测那金身应该是佛祖,明帝一喜之下派使者出使西域想要取得真经,不想在路上恰巧碰到东来的两位西域高僧,便用白马将这两位大和尚带来的经书驮了回来,修建寺庙供两位和尚翻译佛经,为了纪念驮经白马的功劳便用白马命名寺庙,故称白马寺。作为世界著名伽蓝,佛教传入后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我们无比虔诚的走进寺院。满眼望去,不是雕梁画栋的庙宇,就是姹紫嫣红的繁花,禅意深远,花香扑鼻。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这种技艺现已失传,现存佛像便弥足珍贵。寺内分四国特色佛殿,风格迥异,身临其中浑然一种静谧、安然。白马寺里古树挺拔,殿宇峥嵘,曲径通幽,肃然有序。寺内的天王殿、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五座大殿等建筑也和其他庙宇相仿,供奉的也是大家常见的佛祖菩萨,但元代精湛的佛像制作工艺仍令我们叹为观止。

佛教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不断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和政治进程。对天下苍生而言,佛是一种普遍的心灵的慰籍,是对未知世界的一种美好的解释,这从遍布各地的不同历史时期修建的寺庙禅寺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官宦富贾,还是贩夫走卒,在一定程度上都在佛教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东西,在心灵深处,找到了某种归宿感。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长河里,屈指算算,其中多少朝代更替,多少人来过往,历史的岁月被压缩在几册史籍之中,寥寥贪嗔痴三字述尽人间困苦之源。梦回大汉,白云苍狗,前尘不问,来世无从白驹过隙,如今的我们走入这千年前的古刹,钟声正响,梵音未央,千年不曾断止。

2. 龙门石窟:摩崖细赏碑千品,石窟诚参佛万尊

有着"拈花一笑万山横"美称的龙门石窟是我们今天行程的第二站,龙门石窟是佛教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也在2000年11月30日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被世界人民所熟知。在古代,帝王常常来此朝香拜佛,因此就有了"龙门"的称号。这里的佛像经历了东魏、西魏、北宋、隋、唐众多朝代,也断续雕刻了400余年。

\

图1 龙门留影

\

图2 模仿手印

\

图3 同学们认真听讲解

一位外国友人在早期浏览龙门石窟照片时曾说到:“西方应该能够接触到那座顶级的中国雕塑宝库,那是一座尚未开放的万神殿,堪称整座雅典卫城,等待着人们去学习研究。”可见石窟带给当时人们的震撼是无比巨大的,可如今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有佛像的精美和技艺的精湛,还有真实历史带来的沧桑感,可谓是"一路行走,触目惊心",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龙门石窟各个部分都遭到了洗劫,许多佛像的面部都已经被损毁,在我们脑海里,仿佛有那么一群暴力者,拿起砍刀挥向了千年前的历史瑰宝。可正是有了这些痛的记忆,我们才能一路铭记着痛,一路走的更加坚定和无畏!

\

图4 研读白园碑文

3. 隋唐洛阳城:神都洛阳,盛世牡丹

往事越千年,神都洛阳风采依旧,盛世牡丹国色天香。

夜幕降临,微风轻拂下我们来到了女帝武曌下令建造的明堂和天堂。站在九层高塔之上俯瞰十三朝古都洛阳,只觉震撼非常,这里的建筑壮丽奢华,庄严大气,踏在每一级台阶之上仿佛自己置身千年之前,正一步步走近女帝武则天,一步步走进盛唐文化。女皇好像真在豪言万丈地向我们炫耀着盛唐风姿,她站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接受着万人敬仰,她说:“心大天大地大,任我金戈铁马,阅尽千古风姿,独占万世潇洒”。而我们,新一代的青年人,也毫不逊色的向她保证:“纵观宋元明清,不辱千秋使命,放眼中国未来,不减大唐雄风。”

\

图5 参观明堂遗址

绿树成荫,阳光和煦,我们携着朝阳一路向西去洛阳,夕阳将树影映在蓝白校服上斑驳成心安,静守时光,以待流年。明日的我们将在大巴轻轻的晃动中离开这个历史感深厚的古城,用最灿烂的微笑问候郑州你好!    

(撰稿:祁萱 郝耿立 吴昊 刘奥 / 摄影:付元辰 郭浩东 / 指导教师:高嘉敏)


杭绍分队实践课程实录

越中故地孕文豪 梦回明清访老街

     带队教师:张桂霞(领队)  杨毅  马广明  张志刚  李志强

     参与班级:高二(4)班 高二(6)班

     实践地点:杭州、绍兴
 

1. 赤子心访鲁迅故居 呐喊声震古今寰宇

上午八时许,同学们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来到绍兴,在三味书屋里,我们看到鲁迅先生当时的课堂,看到寿镜吾先生的画像,感受存留到现在的书香气息。而百草园中的百草,则为这酷热的夏日增添了一丝生机与清凉。同学们怀着虔诚走近鲁迅,也走进了鲁迅的一段生命。导游讲解着周家台门曾经有过的辉煌,它的规模、格局以及鲁迅家人的概况,同学们站在一旁,静静打量着这座老宅子,在那略显残破的表面下,因为鲁迅,似乎有了精神,鲁迅从这个日渐没落的旧宅子走了出去,打开了一个中国文学的新天地。沿着鲁迅中路,同学们将教科书中所讲述的关于鲁迅的作品和真实的作品源地结合在一起。在置身于百草园三味书屋时,鲁迅那一部部经典的作品转化成了近在眼前的景象,一件件鲁迅的故事在这样一片建筑群中讲述。

\

图1 鲁迅故里学生合影

\

图2  鲁迅故居学生专心听讲解

2. 沈园陆唐悲恋难解 沉吟数载不舍人间

在阳光微醺的午后,我们来到了带有传奇故事的著名园林——沈园。

沈园,是陆游留下《钗头凤》的地方。一个错,一个莫,一句难,一句瞒,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和一世的遗憾。自古“不才”本是谦词,有那个读书人会把自己寒窗苦读十年的结果归为“不才”呢?可是这却是对古代女子的道德要求标准之一。“女子无才便是德”、“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们耳熟能详。可是,却并不能被我们所接受。在陆游和唐婉这段婚姻悲剧里,唐婉并没做错什么。女子有才不是罪,只有当女子自己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社会地位要与男子相同时,她们才会在思想上觉醒。步行向前,同学们又看到了带有陆游色彩的孤鹤轩。这是因为陆游与当时在朝的大臣们政见不合而立下的名号。我们感受到了陆游卓尔不群的品质,从而对他又增添了一份敬意。

\

图3 学生在沈园听讲解

\

图4 学生沈园参观

3. 总理辅世仁民意 天下贤才出绍兴

下午四时许,同学们探访了周恩来故居。一个不大的清静的小院子中,透出了总理厚重的精神品格。他的一生,无私地为人民服务,这位伟人的一生,见证新中国孕育的历史、诞生、成长的历史。在这里,同学们特别感受到了他对家乡绍兴深深的眷恋。总理的一生都铭记着“我是绍兴人”这句话。他处处为祖国发展着想,处处为人民考虑,永远不忘记养育自己的土壤。通过这次探访,同学们们了解到了周总理的另一面。更深切地了解了这位伟大的总理的治国品格,以及“为人民服务”的真谛。

\

图5 周恩来总理故居合影

4. 长桥直街隐没老市井 绍兴日常活色又生香

傍晚,同学们来到全长不过三百米老街——长桥直街,它隐在市井之间,完全没有旅游景点的喧嚣。闲走在这老街巷,我们看到的是充满日常趣味,烟火十足、活色生香的绍兴居民最真实的生活,品到绍兴特色美食,了解到绍兴传统文化。一个小时的活动时间,同学们漫步在小巷中,用心感受绍兴独特的人文气息。对于绍兴有了更加深切的感受和体会。为今天的文化之旅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撰稿:潘轶凡 姚树溥 董思琪 金添 周惠 全奕 / 摄影:李晋哲 马依琳  / 指导老师:张桂霞 杨毅)


安徽分队实践课程实录

观西园鉴徽商精神  访胡祠强少年之志

     带队教师:侯爱琴(领队) 赵虹华 范晓媛 王蓓 屈卫国 马福浩

     参与班级:高二(2)班 高二(3)班

     实践地点:安徽

 

伴着艳阳高照的天气,今天我们安徽支队参观了徽商大宅院和龙川。在徽州特色的园林和古村落之间,我们探寻徽州古建筑的秘密,更对漫长历史中沉淀下来的徽州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

图1 探访龙川

1. 苦寒窗铺成才之路  勤劳作筑商帮之首

上午,我们来到了具有西园之称的徽州大宅院。远远望去,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错落有致。亭台楼榭,翠竹园林,美如图画,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徽派建筑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来到前堂,映入眼帘的是四方凹型的水渠,有“纳四方之水”、“肥水不流外人田”之寓意,由此,我们感受到了“人取于自然,又归于自然”的理念,以自然为本,追求的便是其中的和谐共处之意;“以和为贵”便是徽州人的处世之本。

\

图2 “石”来运“转”

令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少爷的房间,它是整个大宅院里最简陋最小的一间。天井下的的书桌,时刻提醒着少爷认真读书,这让我们不禁想起了徽州的谚语:“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正是徽州人这种不甘贫困、勇于闯荡、开拓进取的精神,使徽州人养成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良好品德,使徽商成为了十大商帮之首,我们也坚定了在求学路上不畏艰难,奋斗不息的决心。

\

图3 领略徽风

2. 龙川立志追古思今  绩溪铭记继往开来

下午我们来到了胡锦涛爷爷的故乡——绩溪龙川。整个龙川犹如一条满载的货船,静静停泊在登源河的西岸。龙川聚落是由一名胡姓老祖一手创建,胡氏家族名人辈出,远到嘉靖年间的抗倭名将胡宗宪,近到我国前总书记胡锦涛爷爷,这和胡家严明的家训是分不开的。于是,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庄严肃穆的胡氏宗祠里齐声背诵《少年中国说》:“……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余音绕梁,久久不散。

\

图4 风发少年

明嘉靖年间的少保胡宗宪作为一名抗倭将领,有着强烈的爱国之志,他曾经说过“登临倍觉江山重,学步应惭到菲才”。面对倭奴,胡宗宪积极迎敌,首次将钓鱼岛纳入中国版图,足见他捍卫祖国领土的决心。继往开来,未来属于我们少年,世界属于我们少年!所以我们要传承先辈们的意志精神,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除了继承,我们还要创新,又要有我们的时代精神,注入我们新鲜的血液,使社会更加有活力。

\

\

图5 在最美的年华与你相遇

晚上,我们为五位在五月过生日的同学过了个集体生日。在最美的年华,遇见徽州,遇见彼此!

(撰稿人:王悦琦  李寰  段熙涛  孙行 / 摄影:杨宇轩  杨雨凡 / 指导教师:侯爱琴 赵虹华)


西安分队实践课程实录

湖光山色画中游  美食之都品盛宴

     带队教师:郑栓平(领队)  浦仕毕  兰宁静  张晓彤  王金

     参与班级:高二(8)班 高二(9)班

     实践地点:西安

 

5月13日清晨8:00,伴随着同学们的歌声我们启程前往翠华山景区,开始了新一天的西安游学活动。

\

图1 翠华山之旅启程

翠华山以其秀美的湖光山色,罕见的山崩地貌而著称,素有终南独秀的美誉,是历代帝王祭祀神仙和游乐避暑之所。到达目的地后,远眺秀丽的群山便想起了辛弃疾写的诗句:“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一进门,走了一段平坦的路,便看到一个小瀑布,清澈的水流流下,棱角分明的岩石雕刻着岁月的痕迹,一阵风吹来,感受到微微凉气。正可谓:“瀑布小更奇,潺湲二三尺。细脉穿乱沙,丛声咽危石。”

随着导游,我们开始登山。一节节的石阶和炽热的天气是对我们的考验,从脸颊流下来的汗水是我们爬上山顶的见证。经历了一个半小时,全体师生终于到达了山顶,同学们的汗水从额头留下,双腿也是酸的不行,但小憩片刻,又充满活力。接着开始吃午饭,这顿午饭与之前不同的是,需要经过我们到达山顶才能够享用,先苦后甜!

\

图2 行路难

吃完午饭后,跟随导游的步伐,来到了主要景点参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池”,山崩巨石与天池湖光相融,碧峰绿水,奇石异洞,构成一幅人间仙境。

参观完天池,登上几级台阶,来到了冰洞,看到了这样一句诗词:“千载寒洞三九地,四季冰封六月天。”当真正进入洞中,同学们都体会到了这句诗的含义,洞中温度很低,同学们都说这是天然的空调,慨叹大自然是最厉害的工匠。

\

图3 风洞口

接着来到了风洞,映入眼帘的便是石头上写的一句诗词:“冷气森森坎宫去,寒风嗖嗖巽位来。”风洞洞口又小又窄,同学们排成一排进入风洞,刚进去的时候就感觉一丝丝凉意,往里走甚是凉爽,与室外温差极大;旁边的巨石前挤后拥,或直或立,千姿百态;风洞里面的路也是极其狭窄,只允许通过一人。走出冰洞,我们参观的主要景点就已经结束了,导游带领同学们走到绿荫下玩游戏,并将西安特色皮影送给同学们作为纪念。下午三点钟,结束了翠华山的行程,下山集合,乘车去永兴坊吃晚饭。

伴随着夕阳,我们结束了第三天的旅行,有对翠华山景色的赞叹;有对西安这个城市的不舍,因为明天将是我们旅行的最后一天。无论怎样,我们的旅行还在继续......

(撰稿人:高二8班 韩羽倩 / 指导老师:王金)


江苏分队实践课程实录

太湖佳绝处 园林甲天下

     带队教师:姜政(领队)  白雯  邹志宇  王红梅  于秀琴  鲁营霖

     参与班级:高二(5)班 高二(10)班

     实践地点:江苏

 

1. 太湖荡,阵阵涟漪;碧波映,熠熠生辉

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我们来到了金光灿烂的太湖彼岸。文科班刚赋了一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理科班就不甘示弱地由格外凉爽的清风讨论起了比热容对环境温度的影响。在这浩瀚淡水湖之旁,道路两旁的美景时时吸引着周围的游客。之前听说太湖是在地理课上的太湖蓝藻赤潮,所以对太湖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地理课本上的那片红色,没想到到了之后才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堪。蓝绿相间,水光接天,四周环绕的小山坡此起彼伏,其古木参天,苍翠欲滴,树枝曲折地映入太湖清澈的碧波里,时隐时现。正如诗云:鼋头烟罩翠螺髻,水抱山环碧玉村,桥映清波春水暖,舟分白浪藕塘深。

\

图1 太湖鼋头渚

乘游轮踏上太湖仙岛,被碧波环绕,蓝天映照。望着远处缠绵的山脉,心随着清风荡漾在这青山绿水之中。在身心都属于这片天地的时候,终于感受到了郭沫若的“太湖气魄”,见证了让袁士元说出“尽说西湖足胜游,东湖谁信更清幽”的美景。面积相当于两个香港大的太湖给人以辽阔之感,但岛上的亭台楼阁建筑与蜿蜒曲折小道设计又不失别致,两者的融合恰到好处。

\

图2 太湖仙岛

2. 园林甲天下 风韵各一方

告别了无锡,我们来到了苏州。苏州在我们印象中始终是江南的代表之一,同学们对这里满怀憧憬,终于能够一览江南韵味。

我们走进了木渎古镇,木渎是江南著名古镇,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依灵岩山,傍香溪河。明清时期私家园林多达20余处,现仍存有:严家花园、榜眼府第、虹饮山房、古松园等古典园林,同时还有明月寺庙,灵岩山风景区等,集建筑文化、园林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于一体。

\

图3 木渎古镇听讲解

走进严家花园,便被这座设计精巧,景色别致的园林所吸引,这里有春夏秋冬四季小园,每一个园子在不同季里都呈现出独特的风景,我们沿着蜿蜒曲折的游廊走入了春园,南方的春天比北方到的早,这个季节树已长满翠叶,满园春色遮不住,假山更添一分韵。园中的假山多由太湖石搭建而成,还有几件独特的石头单独屹立,太湖石三分靠形象,七分靠想象。有像少女对镜梳妆,有像老者沉思远望,给这园子注入了生机。让每一个园子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

\

图4 园中美景

每个园子的面积不大,但布局疏密曲折,高下得益。拐过一个角便豁然开朗,又是新的一个别具风格的小园。就这样,在欣赏、惊叹当中我们领略了江南园林的风采。沉醉于春的翠色欲滴,浸身于清新的春泥气息。

园中不仅有展现自然景色的园子,还有书香浓厚的书屋,书房的设计更是巧妙,前门书桌,隔了屏风后面是塌,后门对着假山石,取开门见山,闭门读书之意。

严家花园的尚贤堂、友于书屋、眺农楼、延青阁诸胜更是独具特色,被现代著名建筑家刘敦桢教授称为“江南园林经典之作”。

走出严家花园,我们又参观了清初木渎文人徐士元的私家园林—虹饮山房,乾隆曾六次幸临此地,纪晓岚、和珅、刘墉等大臣也都曾数次下榻于此,被誉为乾隆的民间行宫。园中央是气势宏伟的古戏台“春晖楼”,乾隆曾在这里看戏。与严家花园不同,虹饮山房具有北方的一些感觉,让人觉得将北方的宏伟与南方的精巧结合的恰到好处。

走在院子里,低头看看脚下的小路,竟也如此有趣:中心是铜钱,外部是一朵花,寓意着:有钱花,是主人对于财富的向往。假山顶上有突出的一块马型石头,寓意马上封侯,马上做官。下雨天雨水汇集于一处,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园中许多不起眼的角落却充满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处处是讲究。

\

图5 漫步古镇

导游结束了讲解,同学们便自由漫步在这古镇的街巷之中,白墙碧瓦与缓缓流淌的香溪河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水墨画。看惯了北方的气势雄伟,再来感受这里的淡雅韵味,也是一次净化心灵的洗礼,让自己沉静下来,抛去一切杂念,就漫步在这清新雅致的园林之中,品味那份失落的古典与悠闲。

(撰稿:丁然、张铭源、范硕  / 摄像:陈浩冉 / 指导教师:白雯、邹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