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放异彩的中国航天

来源:北京十二中发布时间:2022-07-13
\

  7月13日,北京十二中科丰校区邀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神舟传媒公司首席科学传播顾问,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卫星应用产业协会首席专家,著名科学家庞之浩为同学们带来主题为《大放异彩的中国航天》的科技讲座。本次讲座围绕火箭”、“卫星”、“载人航天”和“火星探测”四个方面展开。

  都说“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中国也积极发展新进运载技术,从常温燃料到低温燃料,从串联到并联,从一箭一星到多星,从人造卫星到空间站。中国秉持着“更可靠、更经济、更环保、大推力”的原则,成功率已经领先世界。

  中国是第三个掌握低温高能发射技术的国家,而中国的航天人还不满足于此。长征Ⅱ更快速、可靠、便捷、成本低廉,甚至可以在海上发射。

  中国航天在提高可靠性、经济型、降低系统复杂性的同时,顶着巨大的压力负重前行,因为航天事业要么是100%,要么是0%。

  中国的人造卫星分为三个部分,实验、科学和应用。我国人造卫星的应用领域也十分广泛,“张衡一号”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用于预报地震,服务于人民的生活,“墨子号”用于保密通讯,服务于军事领域,而通讯卫星则提高了生活实用性,具有距离远、容量大、质量好、可靠性高、灵活机动的特点。同时,中国的陆地返回式卫星位于世界第三。

  载人航天关系人类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发展,执行一系列重大飞行任务,一次次刷新“中国高度”。

  中国航天关键技术持续获得重大突破。不仅是长征系列,中国的嫦娥系统也有巨大成果。嫦娥-3是我国首位也是世界第三在地外软着陆的探测器。嫦娥-5取得了四个第一,有一个甚至是世界第一。而中国的火星探测相较于美国实现了一举三得的优势。

  自古代开始,古人就开始向往星空。韩湘的“他时定是飞升去,冲破秋空一点青”;苏辙的“飞仙不返周王子,重阜相连少室孙”;辛弃疾的“遥想处士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

  古时候的人认为天上住着嫦娥玉兔、天宫圣母、玉皇大帝,奈何科技还未发达到如此地步。而如今的中国宇航员飞上星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虽在天上寻不见玉兔嫦娥,但看见了繁星点点。

  在航天路上会面临种种曲折,但中国航天人们却从不服输。他们也是一个个普通的中国人民,但他们却做着伟大的事业造福中国人民,甚至影响世界!

  他们是平凡的伟大,是暗夜的流星。虽然中国如今的航天还是起步阶段,但前途光明。中国航天人的航天精神值得同学们学习、传承、永远铭记。一个个鲜明却平凡的航天人,一个个普通却未来可期的十二中学子,两者的心里都有一个目标——报效祖国。同学们,拿起笔,为了中国人民的共同前途而奋斗!

撰稿丨马雪桐、刘千竹
摄影丨姜欣、陈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