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二中本部校区举办“优质家长读书会”第一期第四单元活动

来源:北京十二中发布时间:2022-01-11
  \
 
  12月31日,本部校区“优质家长读书会”第一期第四单元活动顺利开展。

  在本单元活动开始之前的一周里,家长们认真阅读了《尊重与希望》第10-13章的内容,并完成了单元作业。在单元作业中,家长们不仅认真完成了读书要点的梳理,还回顾了第三单元结束后,在与孩子或他人互动中所发生的一些改变。

  如刘鹤明同学的妈妈说到:“从参加读书活动以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习有效赞美家人,整体氛围较以前和谐。最大的变化是孩子爸爸。这个粗线条的理工爸爸在刚刚过去的圣诞夜主动带回圣诞小蛋糕,令我很意外也很高兴,当即充分热情地感谢这份心意(蛋糕到家时,儿子还没下晚自习,孩爸还主动提起我们的结婚纪念日)。儿子到家,嘴上没说什么(和爸爸一向交流少),我感觉他心里也很高兴很意外。抓住这个契机,我想开始着手改变长期以来儿子和爸爸少交流的状态。后来试着和儿子展开话题,明显儿子有了些微小的态度和观念的调整,慢慢开始理解爸爸。希望日后能不断深入,加深他们父子之间的交融。”

  武新昱同学的妈妈也说到:“在第三周学习后,我深刻理解到赞美的重要性及赞美的积极意义。我们赞美对方,是对对方优势的肯定,展现出对对方的信心,也是我们将注意力聚焦到对方的优点、擅长点上,并带着对方将注意力从目前的麻烦和困惑中转移至自己的优点和所长上,从而更容易激发对方的潜能,增强改变困境或应对麻烦的信心和勇气。我在工作中及与孩子家人的交流中,正在努力地运用。比如孩子参加艺术节后当晚写了随感发朋友圈,肯定了他们合唱团体的努力,给他们的团体点了赞,并感恩老师和同学的辛勤付出和大力支持。我看到后很欣慰,点赞的同时,及时用文字肯定了她的成长:对事情的认识更全面,看到了团体的力量,并且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本次活动由赵恺琪老师带领。首先,吴简如同学的妈妈分享了自己的教育故事,并提出了与青春期女儿相处中的一些困惑,其他读书会成员从自身经验出发,给与了热情真挚的回应。

  接下来,赵恺琪老师梳理并领读了《尊重与希望》一书第10-13章的重点内容,一一解读理论的难点,并引导家长回归自己与孩子的互动过程,学会在真实的亲子互动情境中使用充满接纳而又富于智慧的对话技巧,澄清对话技术的使用误区。最后,家长们进行自由分享,李春花老师引用心理学家科胡特的话“家长是什么样的人,比家长做什么更重要”进行简要总结,提醒家长在学习技术的同时不要陷于技术。

  在本次活动结束后,家长们分享了自己的所思所感。

  “春花老师和恺琪老师的导读实在太重要了。每次打开书似乎已经吸收了很多,可是越读越觉得略知皮毛。特别谢谢两位老师的专业化转化,将专业艰深琐碎的理论转化为生活化、场景化、深入浅出的知识。老师们每次都梳理出更多新鲜深刻的观点,不断刷新和修正认识和理解。越来越认知到,具有强大的语言沟通技巧和心理知觉分析能力,才能改变生活中被动、无意识的状态,更积极应对问题。感觉自己已经开始走向从理论到实践的路了。希望不断从老师们和家长伙伴们那里吸收正能量,尽快学以致用。”——刘鹤明妈妈

  “谢谢两位老师还有鹤明妈妈的解答。我受益匪浅。珍惜还能陪伴孩子的这几年,实际我也是挺粘孩子的,学习了这本书,感觉收获了好多,妈妈的角色可能更需要温柔一些,从而让孩子得到情感的满足。我会努力改进并学习的。新年新气象,更加积极地改变。”——吴简如妈妈

  “今天在看案例视频的过程中,有一些导师问的问句,在当事人提出自己的问题的时候,在我脑中会有浮现,就是说老师教的这些东西已经开始逐渐进入到自己的头脑中,但是真正能够实际操作,还需要一个过程和时间,特别期待通过学习,能尽快提升家庭交流的有效性和融洽性”——刘泳麟妈妈

  “今天听了简如妈妈的分享和赵老师的讲解很有收获,要接纳孩子,把耳朵留给孩子,平时可能更多地想让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见,主观地认为孩子的意见还是不成熟的,这不是真正的‘感同身受’。这次的学习这对我很有帮助!”——葛弘箔妈妈

  摄影|李春花
  撰稿|李春花

延伸阅读

05·1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