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天宫课堂”,探索科学奥秘——本部校区各年级观看“天宫课堂”第三课

来源:北京十二中发布时间:2022-10-18
\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同学们好!很高兴在问天实验舱与大家继续探索科学奥秘!”2022年12日下午4时许,中国航天员陈冬的声音通过信号穿过漫漫苍穹传至同学们耳际,这标志着“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启,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三名新晋“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如期与大家见面!本部校区各年级同学观看天宫课堂。

初二年级:摘星揽月问苍穹,神舟振翅探长空

  本部校区初二年级的同学们在各班教室集体观看了第三次天宫课堂的直播,同学们对宇宙的奥秘心驰神往。

初二1班

天宫课堂观后感

  在今天的第三次“天宫课堂”中,我们首先参观了问天实验舱的内部结构。4个高科技实验柜固定在两侧,研究领域涵盖了生物,物理等多个方面,精度极高。听航天员的介绍,“梦天”实验舱将会装有6个实验柜,更让我们惊叹。接着,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验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在微重力环境下,许多物理现象与地球上观察到的都不一样,更激发起我们的兴趣,同学们议论纷纷。在课程圆满结束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送给航天员的支持,给“天宫”的赞美,更是为祖国而骄傲,对自己的激励。摘星揽月,探问苍穹。我们将接过祖国航天事业的接力棒,继续奔跑,向着未来出发!——初二1班 张知恬

创新与突破——“天宫课堂”第三次开讲

  “天宫课堂”自推出以来,先后在2021年12月和2022年3月成功举行两次授课,第三次的授课终于在万众期待中如约而至——这是神十四的三位航天员在空间站历时四月首次开课。通过视频,我们近距离的感受到航天员们丰富多彩的太空生活。“纵向睡觉”的睡眠区,拥有厨房设备的生活区,“太空自行车”、生命生态实验柜所在的实验区等令我大开眼界。最令人期待的是“干货满满”的授课内容。探秘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变“懒”的水球、两米长的吸管喝果汁…我们幸运的以直观生动的方式与前沿科技相遇,体验到探索的无限乐趣。“怎么样才能成为一名航天员?”一位学生在现场这样问。没错,我们都需要怀揣敢于问道于天宫、问道向苍穹的科学创新精神。——初二1班 孙艺轩

天宫课堂观后感

  今天,我们在校观看了问天实验舱的天空课堂。虽然这节课只有短短近一小时的时间,但仍使我叹为观止,想要倚马千言。从1970年的东方红一号到2022年10月12日的天空课堂第三课,中国航天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落后到领先的伟大飞跃。一代一代的中国航天人,将手中的航天使命不断地传承下去,将心中的航天精神不断地发扬下去。他们坚持自主创新,始终锲而不舍,永远同舟共济,才使得中国拥有了自己的太空,可以“上九天揽月”,向宇宙的真理不断进发。驱使他们这样做的,是对科学的追求,是对自我的苛求,更有对国家的忠诚。而这,正是我们新一代中国少年所要学习的,所要贯彻的。无论今后我们将投身于哪一个领域,都要心系祖国和人民。新一代的中国发展,“还看今朝”的我们。——初二1班 韩睿

初二2班

天宫课堂观后感

  我一直对太空有着浓厚的兴趣,常常为它的神秘而心生向往。这次的天宫课堂是一个探究太空中微重力强辐射等条件下的有趣现象的好机会,全程抱着好奇心看完了这次的天宫课堂后,我大受震撼。这次的天宫课堂的实验中,我最喜欢的是太空植物生长实验和水球震荡实验。这神奇的“小南”在微重力的情况下的吐水和将水球放入铜球就能减少振动幅度的现象令我惊叹不已。惊叹之余,引起了我的好奇: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呢?这等待着我们去深入探寻解决方案。本次课程让我加深了对太空的好奇,而我们也终将“飞上太空”,探寻太空之奥秘。——初二2班 陈襄

天宫课堂观后感

  在热烈的掌声中,第三次天宫课堂拉开了序幕。一开课,航天员们先介绍了他们日常生活工作的整个环境,接着,开始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验:有异乎寻常的毛细效应实验,有生动形象的水变“懒”试验,有挑战“极限”的太空趣味饮水,还有干货满满的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这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令我收益颇深,还更加坚定了我的航天梦。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对浩瀚宇宙的奥秘始终充满要一探究竟的渴望。2003年10月15日,随着杨利伟的一声“感觉良好”。中华民族的航天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后来者们更是英勇拼搏,努力奋斗。接力棒马上就要传递到我们新一代的手里。我坚信,伟大的中华民族,必将圆满实现“可上九天揽月”的中国航天梦!——初二2班 李博群

天宫课堂观后感

  闻道向苍穹,闻道于天宫。今天,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再一次走进天宫课堂。在“天宫课堂”上,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展示了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并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航天员陈冬为我们展示的毛细效应实验。他先是让在地面的同学们进行了试验,发现在最细的塑料管中,毛细效应是最为明显的,其余的几乎没有。然后是他在微重力环境下做实验,最细的塑料管仍是效应最明显的,但是相比在地面,水上升的速度要快很多。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在微重力环境下会更加明显,会驱动液面不断上升。在生活中,我们就要像航天员刘洋所说的科学家一样:要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其实验原理,并将其用于生活中。只有这样,科技才会不断进步、生活越来越便利。——初二2班 张译菲

初二3班

天宫课堂观后感

  这次天宫课堂,让我联想到了初一时的一次天空课堂,但内容有些不同,这次课堂做了几个神奇的实验,让我十分震撼。首先讲了一个毛细现象的实验,三个空管竖直插入水中,水就像有生命一样往上爬,原理就是在微重力环境下,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水就会一点儿一点儿地往上升。在地球上由于有重力的影响,很难产生这种现象,这让我想到了抽血的时候,用针管抽血的场景。“水球变懒”实验也十分神奇。往水球呼气,水球会振动,往水球里放一个空心钢球就可以大大降低水球振动。令我最惊奇的是,用两米长的吸管儿喝水的实验。由于没有重力作用,用两米长的吸管吸到饮料十分轻松,但在地球上却要耗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吸到。此外,太空中种子的成长同样令我们无限关注。在太空中,拟南芥和水稻的种植取得了巨大成果,已经可以从种子生长成一棵植株了。在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对比下,基因重新编辑的种子,明显比普通种子开花快,植株更高大,这让我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我想到了袁爷爷说的要在水稻下乘凉,这很有可能在太空中先一步实现,我相信以祖国科技的实力,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实现。我也要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初二3班 刘君阳

天宫课堂观后感

  我们今天听了空中课堂,这是一场宇航员们在太空中给我们上的课,其中介绍了船舱的结构和一些有趣的实验,让我受益匪浅。星空之上,深邃而迷人。北极星、北斗七星、还有那长长的银河。日落云起,天光抹。疏落银河灿灿,泻缕缕潺涓,一派璀璨。天空之下,一代代人仰望着星空,也在不断地探索。万户飞天、嫦娥奔月、天问火星,寄托了先辈们的梦想和思考。中国航天人用自己的汗水经验铸成了一道铁打的阶梯,携着前人之愿,一路伸向那未知的天空。星海映照征途,奋斗逐梦前行。同时我们要致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他们不畏苦难艰辛,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齐心协力,坚挺不屈,在面对困难时他们迎接挑战、创造胜利,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这种坚持不懈不畏艰险的高贵品质。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积极探索,长大后为祖国的航天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初二3班 田成蹊

天宫课堂观后感

  在今天下午,我们一起观看了由三位航天陈员冬、刘洋、蔡旭哲主持的"天宫课堂”第三课,让我体验到了不一样的世界。而印象最深的一个活动就是利用水表面张力的毛细效应实验了!实验中,宇航员用三个粗细不一的管借助水的表面张力以及处于太空中的轻重力,使原本在水管底的下的水竟神奇地上升直到溢出了!短短时间内水迅速上升,令我感到十分震撼,开拓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见识,更是折服于科学知识的力量,给予我一股新的动力。我想,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的未来还充满无限可能,从现在起力努力学习,向上进取,播下少年梦的种子,让其生根发芽吧!在课堂结束之际,柏叶师说了老这样句一话:"星大辰海,必将留下会我们的足迹。"宇宙浩大,向星辰大海进发!——初二3班 王少歌

初二4班

天宫课堂观后感

  本次的天宫课堂中,宇航员们带我们认识了问天实验室的整个结构。同时介绍了问天实验舱中的四个实验柜。有科学手套和低温实验柜,生命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和变重力实验柜。接下来,宇航员们带我们做了许多实验。我最感兴趣的一个实验就是水球变懒实验,在水球中放入了一个钢球,使流体的震动发生了变化,就感觉是有一个钢球在带着水球不动。我觉得这个现象非常有意思,是我们平常地面中看不到的一个场景。同时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实验活动,如在空间站中用长达两米的实验管喝水,还有水稻的吐水现象实验等等。这些小实验生动有趣,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一些有关太空中微重量的实验,激发我们对宇宙探索的好奇心。仰望星空,脚踏实际,我们必将继续努力学习,为祖国未来科技发展作出贡献。——初二4班 王释媛

天宫课堂观后感

  今天下午,我们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三讲。由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问天实验舱授课。在约50分钟的课程中,航天员们首先向我们展示了问天实验舱的生活及工作场景,其次航天员们又带我们观测了一些实验,有“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等等,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水球变‘懒’”这个实验了。航天员刘洋向我们展示了水球变“懒”的神奇实验。通过前几次天宫课堂,我们知道可以在微重力环境中将水塑造成一个水球。这一次,她先用针筒向水球里吹气,水球震动很明显;然后她又往里面塞入了一个空心钢球,虽然钢球穿进了水球,但是水球又把钢球拉回来了;再用针筒吹气,这次震动的幅度就没有第一次大了,所以水球变“懒”了。在“天地互动环节”,航天员们和地面的师生进行问答交流,我们看到航天员经长期的空间站生活,虽然身体经受了很大的考验,但依旧精神十分饱满,这是一种坚持,是一种品质,是一种值得敬佩的中国航天精神!我们有幸见证了中国空间站日新月异的发展,见证了载人航天工程的强大,民族的复兴,我也要努力成为可担大任的创新人才,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初二4班 李文博

仰望星穹,筑梦航空——观《天宫课堂》有感

  小时候的我,总喜欢坐在阳台上,痴痴地看着夜空中那一弯朤月和几点时隐时现的微星。《尸子》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为宙。”在那浩瀚无垠的时间与空间中,又有着多少奥秘,是我在脑海中畅想的。我幻想着遨游星汉,探访日月,但这终究是虚无缥缈的南柯黄粱。直到小学时第一次接触天宫课堂,我才对宇宙太空和我梦想中的交通工具——航天重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次是我第三次迈入天宫的课堂。陈冬、刘洋、蔡旭哲三位宇航员在太空中,为我们上了别开生面的一课。从毛细现象,到扳手旋转现象,再到微重力下小麦的吐水现象……奇妙的实验让我不知不觉沉醉其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在有趣的现象后,有着深奥的原理,虽然对我们来说有些晦涩难懂,却仍有启发之处。我们在赞叹声中汲取知识,感受太空中奇幻的环境,颇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看今朝,问天绕地览乾坤;展未来,梦天翔宇组天宫。我们在为中国航天的伟大进程所自豪之时,也不要忘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发扬“航天精神”,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初二4班 蔡思博

  摘星揽月问苍穹,神舟振翅探长空。奇妙的太空授课,在我们的心中播撒下一粒粒科学的种子。作为大十二钱学森班的一名学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怀揣梦想,勠力前行,敢于探寻,上下求索。科学梦张力无限,飞天梦永不失重!

高一年级:相约“天宫课堂”,探索科学之路

  10月13日,本部校区高一年级全体师生线上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三课的回放录像。本次太空授课活动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3名航天员展示了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为同学们介绍了科学手套箱、生命生态实验柜、变重力实验柜等设备。航天员们共展示了五个实验项目。毛细效应实验中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液体毛细效应实验,讲解了毛细效应的重要性与实际应用。水球变“懒”实验为同学们展现了微重力环境下固液混合体在相同冲击力下的振动表现。太空趣味饮水实验中,刘洋阿姨为同学们展示了太空中可以轻松的喝到超长吸管中的饮料的有趣现象。“会调头的扳手”实验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太空中和地面上的神奇差别。最后的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中,航天员老师们为同学们展示了拟南芥样本采样操作的演示,并为同学们讲解了生命生态实验柜的研究项目。一系列的实验与讲解向同学们普及了载人航天知识,大大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一个个有趣的小实验引来了同学们激烈讨论,一次又一次报以热烈的掌声,真正的感受到了太空的奥秘,对太空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同时感受到了航天员的可敬可爱和无私奉献。下面来看看同学们听课后的感受吧!

  10月13日,同学们在教室里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三课,这是由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东、刘洋、蔡旭哲给我们带来的一节生动有趣的太空实验课。与前两节不同,这一堂课在全新的问天实验舱开展,主题为“播种太空”。首先,航天员们为我们介绍了他们所居住的问天舱。在问天舱中,不仅有生活必备的饮水器、厨房,还有生物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以及变重力实验柜等先进的设备,让我们大饱眼福。随后,航天员们为我们演示了一系列太空实验,一个个精彩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太空微重力环境下的奇妙实验现象,更拉近了我们与太空科学之间的距离。看了这一课之后,我们不仅学到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知识,更是被科学的魅力所震撼,同时为中国的航天事业感到骄傲。中国航天领域的成就不断增加,既需要中国人民拥有仰望星空的伟大科学理想,更需要一位位航天人不懈的奋斗与实践。“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志存高远、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用智慧和汗水创造自己的梦想,敢于担当、敢于奋斗,努力做新时代具有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建设者,将来为国家事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高一4班 汪怡然

  每当我们仰望夜空,总是痴迷于它的神秘与壮美,浩瀚的宇宙吸引着古今无数先驱者不停探索。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的航天事业也随之发展,甚至如今,每一个中国孩子在家中就够观看“天宫课堂”,这是千百年前人类绝对不敢想象的美梦,而现在这美梦已经变为了现实。生在这样美好的时代是我们的荣幸,生在这样强大的国家值得我们自豪。“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现在的我们仅仅窥见了这浩瀚无垠宇宙的一角,而在这之外是更为广阔的宇宙等待我们去探索。我们青少年应努力学习知识,丰富自己,“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为祖国的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高一7班 吴雨欣

浩瀚星空,从这里启程

  本周四,“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这次,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老师带我们参观了“新教室”——问天实验舱的基本情况和许多先进科学实验设施,也做了许多兼具趣味与科普意义的实验演示,课本上的概念在太空的特定环境下变成鲜活的场景,我们在观看中思考问题,更加激发了大家探索浩瀚宇宙、感知前沿科技的好奇心。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对于在太空种植栽培植物的研究。随着载人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要想真正解决人类长期空间探索的粮食保障问题,开展这样的植物研究非常重要。这次的研究项目用的是拟南芥和水稻,航天员在科学手套箱里采集拟南芥的样本后放到下面零下80度的存储区,返回地面时交给科学家研究,为的是实现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寿命周期的培养。学校也有科技与劳动相结合的太空农场,我十分感兴趣,看到同学们辛苦劳动的身影,我也很想参与其中,切实感受科技与劳动的魅力。希望我们能够像三位航天员说的那样胸有山海、眼有星辰,脚踏实地、共创明天,未来把中国空间站建设得更好!——高一8班 李玥凝

这场与众不同又意义非凡的“天宫课堂”,不仅让同学们学习了载人航天知识,激发了对科学的兴趣,更在同学们的心底播下了一颗有关“星辰大海”的种子。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新青年,同学们将继续逐梦而行,行走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中!

高二年级:听九天授课  植太空梦想

  10月13日下午,本部校区高二年级全体同学一起观看了天宫课堂的第三课,此次太空授课活动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在约50分钟的授课中,陈冬、刘洋、蔡旭哲三位航天员为同学们生动介绍并展示了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内的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水球变“懒”、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实验,以最直观的方式带领大家探索科学的奥秘。

  本次天空课堂的内容首先是关于深空教育,学生在趣味活动中体验航天员的日常训练,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对于太空的创意构想。这样的形式既能普及深空教育,也体现了寓教于乐、注重实践的教育原则。随后的内容有讲师的展示和对天空实验舱的介绍。其中,舱中的实验柜尤为引人注目,是科技和心血凝结的产物。舱内的微重力环境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不同,从而给予了我们实验上的启发。之后是喜闻乐见的实验活动,富有趣味,又充满科普价值。现象虽简单,原理却大有可议之处,或许这就是科学的美妙之处。——高二1班 陈博睿

  摄像机伴着电流声拉开了天宫课堂的帷幕。三名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宇航员向我们“飘”了过来——他们是本次授课的讲师,航天英雄陈冬、刘洋、蔡旭哲。他们身处中国空间站,在失重环境下开展了一次又一次充满科学魅力的实验。“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等。一时间,天上地下,学生老师一同为他们唱彩。最有趣的是刘洋老师演示的“水变懒”实验。水等液体在微重力环境中会形成水球,接着放入一个钢球,水球能完全包裹铁球且不掉落。用注射器向水球施压,钢球进去时会运动,就像有粘性一般。钢球的加入使水球的运动发生了改变。运用在陆地生活中,就好比挑水时表面放上荷叶,使其减少冲击。开展“天宫课堂”,中国是第一个。“可上九天揽月”是中国人自古以来便一直所渴求的东西。纵观历史长河,中国人的航天梦从不曾停歇,我们的先辈们一步一个脚印,从“东方红”到“广寒宫”。从“神舟”到“祝融”,无不向世界展示着独属中国人民的中国力量。    “路漫漫其修远合,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高中生的我们有着来源于祖国强大的底气。中国在航天领域所发射的每一颗卫星,都是我们坚定的信仰和独一份的敬意。——高二3班 赵心雅

  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三位老师带来的第三课“天宫课堂”让我们首次得以一睹我国空间站新面孔——“问天”试验舱的内部陈设。授课过程中,五班同学了解了有关问天舱科学实验柜各项物品存储与分类的情况,观看了有关流体在微重力下状态的三个实验,对科学和航天事业有了新的理解与向往。在空间站三位老师的指引下,五班同学同其他各校、各地同学一道,充分感受到了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与自豪。——高二5班 学生

  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期间展示了有趣的微振动水球等实验,引发了我们对于太空的好奇,激发了大家的科学兴趣。之后,他们又展示了在中国空间站里成功培育的拟南芥和水稻,同学们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利用植物与太空中充足的太阳能和核能,将其转化成人体可以使用的能量,减轻常驻太空的食物补给压力,拓展地球以外的生存地。我们对宇宙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随着对外太空的逐步了解和近距离接触实践,我们获得了更好的实验环境去了解水、了解能量,去走近科学、发现规律、探寻宇宙的奥秘。通过天宫课堂,我们不仅学习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也看到了广阔的进步空间和未来科学发展的曙光。这更加激励我们应该立志努力学习,为未来科学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宇宙科学未来可期!——高二6班 学生

  此次“天宫课堂”课程与以往课程大有不同的是,“主讲老师”由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担任,还首次启用了问天实验舱这间“新教室”。而后我们就跟随着老师们了解了实验舱的结构,例如问天实验舱睡眠区、生活区等。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科学实验部分,水球变“懒”实验、太空饮水实验、会调头的扳手、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各种各样的实验不仅使大家了解了奇妙的科学知识,也感受到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飞速发展。正值党的二十大召开,在见证国家强盛的同时我们也要脚踏实地、努力学习,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高二7班 王孜

  在镜头切到中国空间站之前,记者采访了来自地面的总设计师杨利伟,他为我们介绍了航天员们训练的设备以及必备的身体素质,同学们对航天人们的敬意油然而生。为了克服失重带来的不适感,宇航员们需要一次又一次进行训练,而笨拙的航天服让他们的行动变得更加不便。了解了中国空间站的基本原理以及科技突破后,三位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出现在镜头中,为我们做了一些在独特的失重条件下所进行的实验。有趣而神奇的实验激发了同学们对航天事业的敬意与喜爱。相信在未来,中国航天事业能更进一步!——高二8班 学生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仍然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陈冬、刘洋、蔡旭哲三位航天员为我们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水球变“懒”、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实验,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此次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与以往大有不同,不光是“主讲老师”由神十四航天员乘组首次担任,“天宫课堂”的“讲堂”在以往天和核心舱的基础上,新增了问天实验舱,授课环境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高二9班 高楠

  在观看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一个又一个实验吸引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让我们体会到了微重力下流体的性质,流体的表面张力会更明显。水球变“懒”实验,通过明显的现象,使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了小球的加入使流体的振动发生的变化。刘洋老师通过利用两米的饮水管轻松地吮吸芒果汁,在轻松的氛围中,让我们了解到了科学的奇妙之处。还有会调头的扳手、水稻吐水等趣味实验,让我们对生活中不常见的物理现象有了了解。一次精彩的天空课堂,点燃了我们爱国强国的航天梦。“日月安属?列星安陈?自明及晦,所行几里?”从古人的楚辞《天问》,到今日的月球探测,每一次对天空的问询,都是人类不断挑战极限、超越梦想的动力。我们正处于美好的青年时光,应该认真打好基础,不断开拓创新,树立高远目标,以后为我们祖国母亲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二10班 千振航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相信通过此次倾听天宫授课活动的开展,同学们会倍加珍惜时间、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学习资源,勤奋进取,树立远大理想,争取日后为祖国的科技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撰稿丨本部校区初二、高一、高二年级
摄影丨本部校区初二、高一、高二年级

延伸阅读

05·1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