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小班主任妙用“望闻问切”寻“病根”准“下药”

来源:北京十二中发布时间:2020-03-22
  优秀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会巧妙地运用中医的“望闻问切”,做到细心“望”其表,耐心“闻”其声,真心“问”其想,精心“切”其脉,带领学生健康的成长。我校优秀的班主任代表史秀利老师于上学期期末正式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坊,虽然受到了疫情的影响,新学期未能如约而至,但是工作坊的教研活动并未停歇。
  3月9日利用网络平台,史秀利工作坊进行了第一次教研活动。活动围绕着工作坊后续的工作安排以及如何打造特色班级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明确了以最考验班主任经验积累与应变能力的“情景问答”作为本学期的重点工作。本次活动可以说为工作室的发展打响新年第一炮。
  第一次活动召开后,史老师就明确了下次情境问答的案例并引导成员们要通过现象看本质,选择策略、学习理论。
  情景问答案例:
  三年级的小华性格活跃,成绩优秀。父母非常重视他的学习,不仅上各种课外班提前学习,还请了一对一的家教单独辅导。但对孩子其他方面则比较放任,很少要求。最近班主任老师频繁接到科任老师的投诉,说小华上课过于随意,想不听就不听,想说话就说话,扰乱课堂秩序。和家长数次沟通,家长只是口头答应,着急了就说:“孩子上课的表现应该归老师管。”面对家长的不配合,班主任老师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可无论是找小华谈话还是扣除量化积分,效果都不算很好。假如您是班主任,您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经过一周的精心准备,3月18日,工作坊第二次活动如约而至。简短的开场后直入主题。针对此案例,工作坊的老师们分别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梯度进行剖析,展开了热烈地讨论。
\

  第一梯度:针对案例进行专业判断——是什么
  金霞老师认为案例中存在着家校沟通、学生行为的养成及班主任育人策略三方面的问题;申敏慧老师则认为这个案例反映了家校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这时,史老师提出了:真正的教育者到底是老师还是家长?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发了成员们的深度思考。
  第二梯度:针对案例进行“望闻问切”,追溯行为背后的内隐——为什么
  金霞老师认为依据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4—8岁的儿童处于“权威阶段”或他律阶段,8—10岁的儿童处于“可逆性阶段”,也称为初步自律阶段。三年级的小华大约9-10岁,正处于初步从他律变为自律的阶段,所以小华会出现课上的行为。
  申慧敏和熊丹老师认为案例中的小华缺乏认同感,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小华成绩优异,是一名学有余力的学生,平日的课堂难以满足他的需要,因此会出现扰乱课堂的行为。
  史秀利老师为两位老师做了补充:教师既能接受学生成功时的喜悦,也要接受学生在面对新问题时的彷徨和害怕;既能接受孩子的自律自觉,也要接受他们偶尔的分心、叛逆,所以我们首先要接受小华的行为。
  第三梯度:针对案例寻找解决的办法——怎么办
  通过讨论,老师们发现这个案例表面上是家校沟通的问题,但实质却是行为习惯养成的问题。面对问题,工作坊的老师们纷纷支招。
  申慧敏和熊丹老师认为,可以在班级中为小华设立班级服务岗位,让他参与班级管理,提升他的个人满足感及成就感;金霞老师认为,可以使用期待效应,对小华进行积极关注,施予正强化,以此改变他的行为;史秀利老师提出,可以让小华参与制定班规及评价方法,积极正向地引导小华做班级的榜样;周连香主任提出,班主任应与科任老师积极沟通,在科任课上对小华这样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经过工作室老师们的抽丝剥茧,逐层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已经巧妙地被化解了。活动的最后,史秀利老师邀请了司学娟校长、梁佳煜副校长为本次活动做点评。
  通过本次研讨活动,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学生表象行为的背后隐藏着的“病根”,这个“病根”可能是家校沟通问题、可能是亲子危机的外化表现、还可能是学生心理需求及生理发展的特有表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像中医一样,学会“望闻问切”,寻找“病根”才能对准“下药”。

撰稿∣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