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二中青年教师“论学课程班”课堂教学交流活动持续进行

来源:北京十二中发布时间:2017-11-06

2017年10月31日,北京十二中青年教师“论学课程班”进行了本学期第6次活动,暨课堂教学交流活动三。青年教师周志杰、柳迎春老师分别为大家献上了数学和语文课。恰逢丰台区数学教学视导,于是数学教研组和教研员集体对周老师的课进行专业点评和指导。论学班邀请资深语文教师管怡老师对柳迎春老师的语文课进行点评,学校有关领导参加了听评课的交流活动并对如何听课、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提出了可操作性强的中肯建议。
  本节柳老师的语文课课题为《从项羽失败的原因看英雄的悲剧性》。主线是让学生以课文《鸿门宴》为依托,横向结合一系列相关的课外阅读,进行文本互读。对项羽导致失败的性格原因进行例证和分析。通过比较阅读,理解人物的性格。

\

管怡老师高度肯定了柳迎春老师广博的知识面和充足的阅读材料准备。她认为:“柳迎春老师教态和善自然,知性渊博的形象给学生以亲切感和仰慕感,从而使学生对于教师产生信任感。本课的教学目标明确,从四个导致失败的性格原因入手,列举大量的文本,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并发现人物失败的原因。给学生拓展了很多的课外阅读,关注学生的阅读落实,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阅读,对人物进行理解。”同时,管老师也给出了两条建议:一、课堂革命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需求。教师要在学生最需要的地方进行点拨,并加以归纳。二、“文似看山不喜平”。课堂的节奏和思路要进行变化,改变问题的设置,采取不同的讨论和发言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管老师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激励大家:青年教师要抓住历练的机会,不断拼搏奋进,快速成长!

\

在专家点评之后,论学班的各个学科的学员老师们也分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建议。

\

康玮玮老师建议进行前测,先调动学生已知,再给学生文本,引导学生整合文本、提出新的观点。另外,她还对课题和教学内容的一致性提出了质疑,并给出了自己的改进建议。

\

吕华涛老师结合历史课开放式的观点,建议让学生结合人物性格和其他背景材料,进行失败原因的分析。包容学生不同的观点和声音。

\

另外,论学班的班主任白老师也引入了政治课的哲学教育的观点,大胆倡议语文课不应固化学生的思维,而应该引导学生利用文本阅读,清晰地表达观点,并了解他人的不同看法。可以利用课下阅读、分组讨论等方式,在课堂开展辩论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
最后,蒋炎富副校长对“听课听什么?”和“如何教学生阅读?”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方法。她指出,青年教师跨学科听课,要关注老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深度思考一节课给学生什么收获,教学目标是否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实现。另外,无论什么学科,都需要教会学生阅读。可以通过学案引导学生课下阅读,关注“观点-依据-出处”;也可以通过微课专题的录制,提出不同层次的阅读问题,给出学生需要关注和重点理解的关键词。
     经过几次跨学科的听评课活动,青年教师们更加明确了听课目标,并且在课后讨论中进行了更加激烈的思维碰撞,对日后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思考,并从理念上不断更新,收获颇丰。






(供稿:贾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