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眼中的《红楼梦》有啥不一样?

来源:北京十二中发布时间:2022-07-19
\

  7月13日上午,北京大学张佳伟博士受北京十二中本部校区邀请为高一年级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楼梦》主题讲座。

  讲座主题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的文本细读”。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内。张博士从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谈起,聚焦当下《红楼梦》的功利阅读和精读两种不同现象,对如何看待和阅读《红楼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然后,张博士带同学们细细品读“抄检大观园”这一《红楼梦》重要情节,从字里行间中分析蕴含的人情世故。张博士的讲座启发了大家的阅读思维,引发了同学们对《红楼梦》的深度思考。

part one:高中生需“深”阅读

  在讲座的开篇,张博士便指出《红楼梦》是高考重点考察名著。俗话说,“一千个读《红楼梦》的人的心中会有一千个贾宝玉”。在阅读过程中,人们对于小说中人物和情节的理解往往是不同的。相比于为了分数而进行的功利性阅读,不受干扰的精读、品读更会让我们读懂名著,读出《红楼梦》的内在人情味,倾听作品内心的声音。为了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张博士还以《西游记》中玉皇大帝的负面性作为例子,谈到吴承恩老先生为了讽刺当时的明朝皇帝嘉靖,便安排了一个听信奸邪谗言,对孙悟空唯唯诺诺的玉皇大帝形象,以示嘉靖昏聩无能、不得民心。张博士坦言,作为高中生,在读《西游记》时,不但应当对人物有好与坏的认识,还应能准确地分析相关背景和作者用意,这才是高阅读能力的表现,读《红楼梦》时也一样。

part two:抄检大观园

  在结束了关于如何阅读《红楼梦》的探讨后,张博士开始解读《红楼梦》中有重要转折意义的情节——74回“抄检大观园”。在讲解中,张博士讲到了绣香囊这个功能性物象的作用,还有平儿的机敏、凤姐的精于世故、王善保家的的丑恶、探春的刚毅果敢……在王夫人怀疑凤姐时,凤姐道:“太太说的固然有理,我也不敢辩我并无这样的东西。但其中还要求太太细详其理:那香袋……此其一……二者……三则……”。张博士评说凤姐一番话语层次清晰,又给王夫人留了面子,倒使王夫人叹息,足见其精于世故,处事圆滑。在讲座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张博士的《红楼梦》人物关系图了。张博士带同学们重新梳理了贾府的人物关系,并从历代人的名字这一新颖角度阐释了贾家衰落的必然性,让同学们不得不感叹曹公为人物起名字的绝妙。第一代“演”“源”为水字旁,第二代“代”为人字旁,第三代为反文旁,第四代为王字旁,这预示着贾家从源头出发,慢慢地靠人力维持,最终人们充满铜臭,公府衰败。曹公在此处埋下伏笔,草蛇灰线,为结局早早做了铺垫。借事写人,是曹公一贯的艺术追求。通过抄检大观园一事,曹公描写了众人不同的反应,既展现了错综复杂的家庭矛盾,也刻画了人物的鲜明性格。抄检大观园是贾府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标志,寓意深刻,完全是一场自杀自灭式的预演,预示了贾府将像甄府那样遭到查抄,正式拉开了贾府完全衰落的序幕,意味着一直隐藏在贾家的种种危机和“病灶”再也无法掩饰,贾府即将走向一败涂地的必然结局,就像那句诗所说,“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最后,张博士希望同学们能够读懂《红楼梦》的内在世界,读懂其中的人情练达,全场掌声经久不息。希望同学们能从张博士的讲座中充分汲取营养,加深对《红楼梦》的理解,增强批判性思维和运用学科知识综合分析材料和问题的能力,为自己的未来学习开拓视野。

撰稿丨高宇谦

延伸阅读

05·1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