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碰撞!六名教师分享“双减”背景下作业再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北京十二中发布时间:2021-11-16
\
 
  “双减”背景下,“减负提质”到底应该减什么负?应该提什么质?又应该怎么提?北京十二中本部校区全体教师在11月12日下午,进行了如火如荼的思想碰撞和教学实践研讨。初高中六位教师围绕着“‘双减’背景下作业再设计的探索与实践”展开了精彩的分享。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卫东、北京十二中蒋炎富校长参加了本次交流会,课程教学部侯爱琴主任主持。

  初二数学组李秋莲老师从作业的定位、功能角度分析了作业本身是非常重要并且有效的教育活动,有助于继续发展和扩充教育的价值。在设计作业时,她一方面考虑学生发展的水平,另一方面也考虑创造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为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可以避免因作业难度过低或过高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李老师在作业的多样性上勇于实践,用画图、建模、小论文等多种形式设计作业,激发学生对于作业的兴趣,间接减少作业对学生的负担感,做到了作业是如此“好吃”。在作业反馈和评价上,她注重学生的成果展示交流,帮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体会价值感和成就感,有利于学生反思改进,促进元认知能力和素养的发展。

  初三物理组包育典老师从作业的可选择性上做了尝试。基于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她针对不同学生成长需要和学习能力发展的不同,以每天一问、学科阅读选择等形式有目的地增加作业的可选择性,最终实现以“减”提“质”,提高作业的针对性,针对每个孩子的个性一一对应。课程视域中,作业本质上是学生再次自主学习的过程。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改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以及提升物理学科素养为目标,而不是一味刷题。教师应该做的,是通过布置优质作业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掌握学习的本领和方法。

  高中英语组李婧老师对“双减”和“四新”的时代背景作了简要介绍,并从初中与高中的衔接,内容与方式的链接,课内与课外的链接,学习与生活的链接四个方面对该背景下高一英语组的教学实践活动展开分享。此外,李老师提出教师应当重构作业观,也就是从教学视域作业观向课程视域作业观转变。作业作为课程的一个环节,要实现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尤其是能力、道德、实践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应当根据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自主设计与灵活调整作业的内容与形式,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综合运用与创新,实现个性化发展。

  高中语文组杨毅老师认为最好的教育不是成就一颗“螺丝钉”,甚至也不是成就一个“成功的人”,而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这也是语文教育的目的。语文有其工具性的一面,但更重要、更具有独特价值的是它的人文性和文化性,是对自身生命的认知、察觉和最终觉醒,是让自己与世界良性互动的意识。作业是语文学科实现上述作用的重要载体。塑造“完整的人”第一部分是唤醒,即启蒙生命,为了促成这样的觉醒,学生需要大量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第二部分是发现他人,学生可以通过各种资源跨学科,与社会、历史、地理等展开对话;第三部分则是展现自我,包括朗诵、话剧、辩论、飞花令等形式的活动和作业都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和表达的机会。减负、增质、高效,启蒙生命、发现他人、展现自我,取法多途,风乎舞雩,杨老师的作业设计是高站位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探索。

  高中地理组邹洁琼老师针对单元教学视域下地理单元作业重构,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作业类型,作业设计的途径展开分享,重点分析了拼盘式和递进式作业设计。拼盘式作业设计重视每课的培养重点和单元作业类型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做到学有所忆,学有所练,学有所移和学有所究。对于同一单元的不同课时,可以布置阅读理解类作业,方法分析类作业,填绘图表类作业和地理实践类作业,从而实现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递进式作业设计整合了大单元内核心任务和递进性能力与作业的对标,体现了作业的整合和再开发。

  高中政治组白雯老师作了主题为“‘微参与’写就新时代思政课‘大作业’“的发言。高中思政学科课标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新要求,即综合地、系统地运用学科知识和技能应对来自真实生活的问题,而不是孤立、碎片式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基于这一培养目标,在明确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以大问题为背景,拓展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在接触学习资源中自己生发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这是信息时代的需求,也是提高能力的必经阶段。与此同时,政治学科素养的培养不应局限于有限的学习资源,基于生活单元的作业更能提升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与学习探索情境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所必备的能力。白老师从国际国家大视野、社会大课堂、生活大学堂视域下设计政治作业,为开阔学生政治学习视野,增强学生全方位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卫东对于六位老师的分享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且提出好的作业应该像食物一样:好吃,有营养,能吸收。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是教学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环节,应当具有一致性、系统性、适切性和选择性。作业的布置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和任务挑战性的匹配程度,好的作业能够帮助学生达到最佳状态,因此教师要尽量让作业有意思、有意义、有价值、有效果、有选择。

  北京十二中蒋炎富校长指出,教师应当正确面对“双减”政策。“双减”不是简单地降低难度和数量,而是要通过压总量、控时间、调结构和提质量来释放学生的创造力。“双减”的目的是要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对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有重要意义。教师不要当课堂和作业上的“独裁者”,要让学生也有话语权,与学生平等地沟通,这样才是有效的、人性化的教育。

  会后两位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感想:在“双减”背景下,作业的精细化设计更为重要。今天聆听了六个教研组对于作业设计的展示,让我受益匪浅。数学和物理的总结性作业和设计性作业给了我之后布置类似作业的模版,语文、英语、政治的作业设计有效地让学生们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地理的单元作业设计与课堂紧密相连,让我看到自己在作业设计上存在的不足。李卫东主任总结了作业的价值和意义,让我也认识到自己在课后作业处理上还有一些问题。在“双减”背景下,我要更好地做好作业的设计工作,让作业精彩起来。——化学组 朱天嶕老师

  作业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基于“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更加重要并值得教师深度思考,充分挖掘资源。作业设计要充分体现学生思维过程,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教师布置作业时要充分注重课本各栏目,尤其是探究栏目与思考栏目。作业设计也要关注单元背景,注重知识之间的衔接和知识的系统性。注重题目的灵活性与多样性,注重反馈与评价,评价方式可将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一定要将作业嵌入课前或课后,让学生的作业与课堂发生关联。也可将学生作答情况做成教学资源,当成典型案例分析,发挥作业的实效性。在作业中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发展。——数学组 孙婧莹老师

  分享结束后,李卫东副主任和蒋炎富校长为六位发言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双减”背景下,作业的重构与再设计势在必行,相信通过本次交流与探讨,老师们对于优化作业内容与形式,提升作业质量与效果一定有了更多的感悟与思考。对于教育教学的反思与创新,北京十二中一直在路上。

  撰稿丨赵恬瑞
  摄影丨张艺涵

延伸阅读

05·162007